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大连图书馆领导班子带领全体馆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建党100周年关键时间点,在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坚持“崇敬知识、传承文化、勤奋敬业、奉献社会”的办馆宗旨,通过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图书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年接待读者131.6827万人次(同比增长35%),外借68.1万人次(同比增长3倍多)、822.2314万册次(含电子文献,是去年的3倍),其中电子文献外借47.97万人次(是去年的8倍)、777万册次(增长近4倍);全年开展阅读推广活动1077场(同比增长31%)。 (一)党建与工会工作 党建有特色。图书馆党总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党委工作部署,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清正廉洁的作风、为民服务的热情,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年按要求高质量完成党建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重视党员思想建设,不断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党总支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以“三会一课”为依托,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基本原则,通过成立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积极号召党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全年带领党员干部重点学习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大连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2021年秋季学期开班仪式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感动中国的100位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等等。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的理想信念,争做“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的好党员好干部。全年共召开党总支委员会议24次、全体党员大会3次、专题组织生活会2次,书记带头讲党课4次;按要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8次;党组织主要领导与分管部门同志谈心谈话共24次;发展新党员2名。 围绕建党百年,组织全体馆员开展了形式创新、内容多样的红色主题活动十余个系列共计50余场。 打造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场景,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党史教育培训基地,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今年重磅推出“孟春红簃——大连地区早期珍贵革命文献特展”,先后接待了市政府、市文联、市工商联及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全市1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参观,线上线下观展人数两万余人次。通过深入挖掘馆藏红色文献,展出了部分史料珍贵、出版年代早、版本珍稀、极具地方特色的早期革命文献近300册,其中不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早期版本及译本、毛泽东思想、特殊解放区时期大连地区出版发行的革命书籍与报刊以及开国文献等。 另外,今年在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方面也有多项创新举措:在阅览区内设立红色藏书专区;建立红色教育网络平台,推出“党建云书柜”“党建云课堂”,运用“互联网+”思维将传统阅读推广与“5G”时代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馆藏红色资源,最大限度提升学习效能,让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走出去,在全社会营造建党百年的浓厚纪念氛围。全年红色教育网络平台资源阅读量634万次,访问人数50余万人次。 进一步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在职党员进社区”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社区街道,2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到白云街道康平社区集体开展志愿服务2次,充分展现了大图人无私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 党总支聚焦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高度重视巡察反馈整改工作,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对今年的整改“回头看”工作的重要性形成了深刻认识,按时完成全部整改任务;同时在馆内大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和“中梗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认真制定方案,查摆问题,圆满完成各阶段的整治任务。通过此举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营造图书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工会送爱心。2021年馆领导班子继续推进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机构的工作,当年职工入会率和会费收缴率均为100%。始终把职工生活放在心上,继续为全体会员办理职工医疗互助,传统节日为会员发放福利,关心慰问工龄超过30年的老馆员和退休馆员,在酷暑、严寒的极端天气对战斗在服务第一线的员工开展“送清凉”“送温暖”活动。多渠道了解、倾听馆员的心声,帮扶困难职工。加强工会资产的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电子账和实体账。 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工会积极创造机会丰富馆员的文化生活,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非聚集性文体活动,举办了第六届大图文体节暨“健身杯”求智公园寻宝比赛、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知识竞答、党史知识竞答等活动,组织我馆吟唱团团员及党员代表参加大连市教育科研文化工会举办的“最美奋斗者——我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合唱比赛”并荣获二等奖。 (二)馆藏资源建设工作 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为了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我馆不断加强文献采购力度,完善资源建设体系,目前馆藏总量已达1189万余册(件),其中实体文献472万余册,电子文献717万余件。 2021全年共采购、验收、移交各类文献74955种,100344册。其中中文图书71673种/93093册,地方文献2795种/6501册,受赠图书259种/358册,标准10种/10册;视听文献218种/382册。分编各类文献82063种/112570册,其中中文图书78600种/104293册,视听文献2314种/7123册,外文文献1149种/1154册。 全年完成21个数字资源的续采工作,目前外购数据库达54个,数据库总量达92个。年增加电子书8180种、电子期刊100种、报纸500种、视频2000部、光盘6000种、标准专利及各类数据270余万条、试题1.7万套、图片5万张。全馆数字资源存储总量累计达345TB,同比增长21%。 (三)读者服务工作 馆内阵地服务稳扎稳打。作为“中国图书馆界的旗帜”,大连图书馆秉持“崇敬知识,传承文化,勤奋敬业,奉献社会”的办馆理念,一直在同行业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领导班子坚持倡导“读者至上,服务第一”、以人为本、公益、普遍开放、平等服务原则,坚持带领全体馆员开展“五心服务”,不断追求服务的便捷化,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通过多渠道服务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到馆人数稳步增长。 在做好读者借阅服务基础上,继续开展课题咨询、信息咨询、科技查新、政务公开查询、编制二三次文献、代查、代译、代检索等服务,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为各级政府、两会代表委员、教育、科研、企事业单位提供参考咨询服务。通过“代表履职智库”开展人大常态化信息服务工作,全年完成9个定题咨询,推送信息50期、250篇、127.6万余字。今年“两会”期间,实时做好会议热线保障工作,向代表委员发放两会专刊《城市现代化治理(自由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编撰《中央、部委创新高质量发展政策及解读》《数字经济——产业变革新机遇》专题报告,完成2022年两会专刊《营商环境——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消除信息鸿沟,为特殊群体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不断完善馆内残疾人通道、轮椅、座席、童车,提供盲人听读一体机、阅读放大器、花镜、放大镜等服务设施设备,为特殊读者提供电话预约和上门送书服务。为视障读者上门送“盲人听书机”服务28人次;与大连市公安局公共交通治安管理支队联合开展“我为盲人读者读本书”公益诵读活动;组织视障读者参加中国盲人图书馆举办的“时刻听党话 永远跟党走”红色经典诵读比赛,为参赛读者上门服务,录制上传作品,有2名选手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优秀奖。 2021年继续注重媒体宣传工作,充分发挥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功能。目前大连图书馆各平台粉丝量203434人(同比增长5.1%),全年合计发送消息1996条(同比增长11.3%)。其中微信服务号“大连图书馆”、订阅号“书香大图”粉丝合计84859人(同比增长11.9%),发送消息1340条;微博“大連圖書馆”粉丝11.7万人,发送消息616条(同比增长91.9%,接近去年的2倍);抖音推送短视频40条(同比增长81.8%),观看量逾6万人次(是去年的5倍),充分展现了我馆新媒体建设的丰硕成果。另外,腾讯网、搜狐网、新浪网、中国图书馆网等国内主流媒体也对我馆工作做了26次宣传报道。 馆外延伸服务锦上添花。在坚持做好阵地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空间,加强分馆、流通站及流动图书车建设。为了进一步完善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我馆今年新增1个专业分馆,即瓦轴集团分馆;新增7个流通站,即大连市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沙河口区基督教堂、军分区、第五干休所、第十干休所、大连海警局、大连武警支队流通站,现共有分馆流通站63个(增长12%),全年为13家分馆流通站配送图书23517册。对“一卡通”成员馆进行线上业务指导,共培训58次237人次。为普兰店、庄河、旅顺等一卡通成员馆配送图书43718册,切实解决基层图书馆藏书不足的困难。 (四)社会教育与阅读推广工作 持续深耕“白云系列”特色文化品牌。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白云书院继续开展“市民文化”系列、“温故”系列等线下讲座,开设“大图视频文化讲座精华”线上讲座,创新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记忆’视频讲座”等专题讲座,献礼建党100周年。全年完成讲座72场,听众3000余人次(含线上点击量)。 国学义塾全年新招收学员24人,目前在籍79人,累计培养4000余名学员。年中疫情期间学员利用微信课堂居家不停课,授课270课次、受众8249人次(同比增长3%),《千字文》传习所授课30课次、受众 407人次,“四书博士”班授课7次、受众24人次。 全年共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45场,参观人数7万余人次。展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图片展、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展等社会反响强烈。 积极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打造书香社会。作为大连地区的中心图书馆,我馆高度重视本地区的阅读推广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灵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积极开展“世界读书日”“大连读书月”“图书馆宣传服务周”等系列主题活动。向读者推介经典读物,倡导阅读,激发市民的学习热情,提升市民人文素养。全年举办讲座、培训、沙龙等阅读推广活动共计1077场(增长31%),17万余人次参与(含线上点击量)。 4.23世界读书日期间,举办了“浸润书香 阅动滨城”2021年“世界读书日”全市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启动仪式上发布了2020年全市图书馆阅读推广大数据;对“最爱读书的读者代表”“优秀文化志愿者和志愿者团队”“全市优秀阅读推广人”进行表奖;为大连图书馆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分馆、大连市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馆揭牌;举办了“我们一起读书”万人签名活动。读书日期间带动引领全市各高校馆、县区馆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共计143项。 馆内各部门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读者服务中心继续深耕“馆员讲坛”品牌活动,全年共举办各类活动124场,3万余人次参与。其中“书写我们时代的小说家和他们的小说”“法国文化之旅”“史记导读”“王国维诗词”等专题受到读者的热烈赞扬。青少部针对少年儿童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143场,1.5万余人次参与。继续举办“童趣故事电台”“童画公益课”“儿歌共读”“馆员讲绘本”“百部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共读”等系列活动,打造优势品牌。为了满足青少年阅读多样化需求,今年还推出“馆员‘带’书”“实验小课堂”等活动,不断探索创新青少年阅读推广方式。鲁迅路外文文献分馆以馆藏外文文献资源为依托,在馆舍修缮期间将活动重心移至线上,举办了“西方艺术鉴赏”系列讲座51场,深受读者喜爱,点击量达1.3万余人次。多媒体阅览区·音乐图书馆依托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不断拓展服务项目,打造特色品牌。今年举办了“‘书韵大连’——少年儿童朗诵大赛” 、青少年儿童计算机编程、数字资源使用指导等品牌活动335场,同时将馆藏黑胶唱片制作成“数字黑胶”数据库,通过微信平台持续推广,以新技术展现艺术之美。 (五)学术研究 2021年,大连图书馆继续参与2项国家级课题:全国古籍普查项目、全国民国时期文献普查项目。 “文史大连”项目完成《大黑山文集》系列5本图书全部文稿整理、点校、编辑、排版;完成《辽海鼓吹集》文本编辑整理;完成《大图》文集的组稿工作,该文集是对本馆近5年来的重要学术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审定《公共数字文化绩效评估指标》《图书馆古籍书页耐久年限的测评方法》《全国图书馆标准化工作“十四五”规划》等若干图书馆行业标准。 (六)重大工程 1.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及智慧图书馆建设成果显著。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是由文化部牵头开展的重点工程,我馆积极参与到“数字资源”联合共建工作中,发挥出区域中心的力量。 数字图书馆通过举办数字资源推广与各类讲座培训活动,数字资源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全年电子图书外借量(下载量)777万册(是去年的3.4倍),移动图书馆和数字资源访问量10077万次(是去年的1.5倍)。 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进入由数字图书馆加速向智慧图书馆转型的新阶段,我馆在不断完善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构建智慧图书馆体系,完善OTO服务模式,整合智慧阅读系统,利用统一认证和统一检索技术实现智慧访问,同时利用动态大数据分析读者使用馆藏资源的规律,为文献资源购置工作提供数据参考;部署鲁迅路分馆自动化升级项目,融合智慧图书馆功能设计,让百年老建筑不断释放新活力;自主研发音像资料采购管理系统,将查询、退订、生成报表集为一体,文献数字化管理实现跨越发展。 2.“一卡通”工程惠及全民。 继续构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总分馆制。目前“一卡通”工程有中心馆1个,县(市)区成员馆(2级馆)15个,各成员馆建立的三、四级馆239个(共255个馆)。全年“一卡通”系统共统筹全市文献资源764.44万册,持证读者80.73万人,累计外借总量达1512万余册次。 “一卡通”工程实现了大连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区域信息资源整合、纸质资源及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整体推进了大连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惠及700余万大连市民。 3.古籍保护工程稳步推进。 古籍保护工作始终是大连图书馆的工作重点。2021年,我馆继续加强本馆古籍保护,同时承担大连地区古籍保护工作。全年在“全国古籍普查平台”著录2050部20037冊/件,上传书影31592拍;在国家“民国文献普查联编数据平台”著录文献851条/册(增长7%);修订审校“古籍普查平台”已著录数据千余条、“馆藏西文古旧籍普查平台”数据2534条;申报辽宁省第五批珍贵古籍名录,上报辽宁省古籍保护中心参选善本古籍407种,书影1220拍。 继续加大对馆藏古旧籍的数字化力度,完成本年度“善本古籍全数字化加工服务”项目,共扫描古籍26.3万拍。 修复古旧籍4365页、63册(增长21%);修复拓片册页372片(增长1%)。古籍修复作品《泰云堂集》被收录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妙手补书书可春”——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暨古籍保护成果展图录》。 4.“大连图书馆古籍馆”建设项目取得新进展。 在全市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通过几代图书馆人多年不懈地努力,“大连图书馆古籍馆项目”今年被纳入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古籍馆计划修建7层,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实现古籍收藏、保护、修复、数字化、阅览、展示、培训和研究等功能于一体,更好地发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古籍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延续城市发展文脉的积极作用。 5.阅读环境改造工程广受赞誉。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给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今年我馆对馆舍地面和阅览布局实施调整和升级改造。上半年用时四个月顺利完成了总面积七千余平方米的地胶铺设工程,施工期间不闭馆,采取分区域施工方式,既完成了工程任务,又保障了读者正常阅览,改造后的图书馆面貌焕然一新,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赞扬。年末克服疫情突发困难,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我馆又开始了青少部的升级改造工程,希望在现有的条件下,尽最大努力为读者打造舒适优雅的阅读空间。 6. 满铁大连图书馆旧址修缮工程基本竣工。 满铁大连图书馆旧址(现大连图书馆鲁迅路外文文献分馆)于2002年和2003年被大连市政府分别列为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和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辽宁省政府列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满铁大连图书馆旧址修缮工程被纳入辽宁省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储备库,是国家文物保护资金支持项目。我馆秉承着“修旧如旧、修旧如初、修旧如新”的原则,在保持建筑原有功能、特点、风貌的前提下精益求精,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持续推进修缮工程。运用前沿技术部署自动化升级项目,将古老的历史建筑与最新智慧图书馆设计融为一体,焕发出新的生机。目前,修缮工程已基本竣工完成初检,计划今年4月“世界读书日”前对读者开放。 (七)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为补足人员缺口,保障图书馆事业及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我馆于今年8月通过公开招聘录取8名雇员(均为本科以上学历),有效充实了图书馆人才队伍。不断加强馆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全年组织人员参与中国图书馆学会、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全国各图书馆举办的各项学术研讨活动25次,各类讲座培训8次,全面提升图书馆人才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八)疫情防控工作 2021年,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大连图书馆始终从严从细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工作要求,积极组织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做到应接尽接,根据形势变化及时修订各项方案,动态调整读者自习及线下活动。面对冬季突发疫情,我馆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部署防控工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闭馆期间,领导班子带头、关键岗位人员轮班值守共计658人次、200余小时。随着疫情形势向好,我馆又及时修订《大连市图书馆复工复产及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大连市图书馆逐步恢复服务期间应急预案》,坚持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灵活有效开展文化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效能。 (九)安全保卫工作 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对外窗口,大连图书馆始终将安全保卫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群防群治、设施建设和防范制度并重等消防治安管理原则,强化“安全自检、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治安消防安全意识。 馆长、保卫科和馆内15个部门分别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和“治安防火责任状”,调整各部门责任区划表,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组织安全生产、治安、消防等培训和演练14次(同比增长40%),参加培训和演练人员680人次(同比增长36%)。加强法定节假日和专项行动等安全检查,全年进行全馆范围安全检查20次,整治消防隐患14项(同比下降50%)、治安隐患6项(同比下降76%)。全年无重大事故发生。 (十)获得奖项 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图书馆工作成绩显著,全年共获得国家、省、市级各类集体奖项8个: 1.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2.中国图书馆学会2021年全民阅读活动“阅读推广示范基地”; 3.国家图书馆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联合评审单位; 4.中国盲文图书馆“时刻听党话 永远跟党走”视障读者红色经典诵读比赛优秀组织奖; 5.辽宁省图书馆学会、辽宁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系统活动”之“重温百年党史 传承红色基因”党史知识竞答活动最佳组织单位; 6.《大连图书馆藏孤稀本明清小说丛刊补刊》获第二十三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二等奖; 7.《历史不会忘记》音频诗朗诵获市统战部“携手•同心•向党”全市党外知识分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诗会优秀风采奖; 8.大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三批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 二、存在的问题 人员编制严重不足。图书馆现有编制147人,实际在岗136人,与国家《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规定的400人标准相差甚远。单位近五年没有招录新人,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相应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职称聘任工作长期停滞。大批馆员由于职称低聘,待遇无法兑现,没有上升空间,影响工作积极性,人才流失现象频繁发生。 馆舍面积不足,藏书空间紧张。图书馆现有馆舍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目前已使用30多年,伴随文献的逐年增加和服务功能的不断拓展,馆舍面积不足的问题日益显著。虽然几经努力多次调整布局,使阅读空间得到一定的改善,但藏书空间紧张的问题却无法解决,影响图书馆工作的正常开展。
|